• 索 引 号:011336909/2020-15435
  • 文  号:
  • 发布机构: 咸宁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 主题分类:政务公开
  • 有 效 性:有效
  •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09日
  • 名  称:关于对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02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02号提案的答复

字号: 分享到:

宋旭余、桂正超委员:

关于你们提出的“关于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建设和对外开放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长期以来对我市体育工作的关心,我们对议案进行了细致研究,认为提案所反映的事情真是的反映出了我市中心城区全民健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这对进一步做好我市体育事业工作的发展很有启发和帮助。中心城区体育设施开放现状,对人民健身需求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为盘活现有体育设施,我们努力将做好中心城区体育设施开放工作。

一、完善城区体育设施建设

1.中心城区体育设施建设情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运动健身有了更多的需求。近年来,通过财政投入、争取上级资金等方式,不断加大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建设力度,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运动健身的快乐。中心城区30多个社区先后建设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步道、骑行道、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截止20208月,我市中心城区内共有运动场地2094个(室外场地1894个,室内运动场地220个),其中田径场72个、游泳场地14个、足球场46个、篮球场471个、排球场70个、乒乓球场地371个、羽毛球场地180个、健身房41个、健身路径594个、健身步道21个、其他场地214个,场地面积总数达到76.6326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46平方米,与上一次普查数据相比,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加了0.7平方米,增幅超过40%。超额完成了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0年的人均1.8㎡的建设目标,

2.加强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建设。为提升咸宁城市品位,满足举办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的要求,落实省政府“疫后补短板”的文件政策。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年建设”的原则做好体育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推进市城区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咸宁市生态体育中心,主要是建设一个30000座大型体育场,一个5000座体育馆,一个2000座游泳馆等,并在周边配套建设体育观光公园,积极推进将咸宁市生态体育中心项目纳入“省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满足咸宁市综合大型综合体育场馆功能性。

3.解决体育场馆老化问题。城区现有的大型体育场馆咸宁市体育中心、金叶体育馆都已建成20多年,存在场馆老旧、功能不全、维修成本高、运营水平较低等问题,硬件设施已达不到举办高水平高级别赛事要求,承办大型赛事或活动能力有限。我中心将积极向上争取维修资金和场馆开放资金,将现有体育场馆进行维修改造,丰富健身项目,提升运动场地质量。同时引入专业管理团队进行运营将现有体育场馆功能实现最大化,解决场馆老、破、旧等问题

4.改善体育设施资源分布不均衡现状。主要体育设施分布于城区城区中心,新区及成交体育设施配置不足积极鼓励市直单位体育设施在不影响办公的前提下对外开放,并在部分学校试行学校体育设施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对社会开放。加强在新建、改扩建居民小区时,落实相关配套体育设施建设政策文件,规划预留公共体育场地,按照室内0.1㎡,室外0.3㎡的配建公共体育设施,确保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落到实处。每年在中心城区闲置土地建设一批小微型运动场地,以解决城区内运动场地不足的现状,同时做好日常体育设施管理工作,按照体育设施建设“属地原则”明确主体单位,保障体育设施状态良好,有效利用。

5.加强公园体育设施配套建设。中心城区新建和已建的综合公园、小游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均配套建设了步行绿道、自行车道、登山道等体育设施,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区的15分钟健身生活圈。下一步加强新建公园配套设施的同步健身,统筹规划市区内步道、绿道、自行车、登山道道等健身设施,建设成为串联城区旅游景观点和提供健身休闲服务的健身路径。

二、加大城区体育设施开放力度

1.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情况。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下属的咸宁市体育中心、金叶体育馆均按照国家《大型体育场馆对外免低收费开放》政策标准对社会开放,每年开放时间达到330天以上,每周开放时间达到100小时以上,每天开放时间达到16个小时以上。开放面积达到95%以上,运动项目包含: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网球、足球、跑步、广场舞、健身气功等十余种运动项目。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咸宁市体育中心、金叶体育馆、咸安体育中心)年均接待总量达到100万人次以上,基本满足市民对健身和运动的基本需求。

其他公共体育设施基本集中在学校、社区、企业、市直部门,体育设施开放情况各不相同,学校的体育设施为了学生正常上课和教学,几乎不对外开放,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场地的管理维护和学生的安全问题;社区体育设施可以做到对外开放,但体育设施存在老旧和破损问题;企业的体育设施大部分由自己企业出钱修建,只对本企业职工使用并不对社会开放;市直部门体育设施也并非完全对外开放,其中能做到开放的只有一小部分。

2.做好健身设施的开放服务。由于我市大部分体育场地建设在城中各个学校和市直单位,以盘活我市体育场地存量为目标加大现有场地开放,加快制定我市市直部门通行的《咸宁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明确公共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各项规定,包括开放时间、开放时长、场地使用、管理、安全、维护、开放资金补贴等。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全面推进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努力实现公共体育设施以及符合条件的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设施100%向社会开放。学习借鉴江苏等地的工作经验,充分挖掘学校、企业、社区、市直部门的体育场馆设施的开发利用潜力,按照财政补贴一部分,低收费自筹一部分等方式解决好体育场地的开放资金问题,利用企业、部门、社区体育场地闲置时间和学校课余时间的时间对外开放,为社会公众提供健身服务。

3.加强政策引导,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管理。吸纳民间资本参与体育场地建设和管理,国家体育总局专门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对民营资本进入体育场地建设提供了思路,一是探索体育场馆规划建设新模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投资新建体育场馆设施,试行民间资本改造废弃厂房、车间、商场等空闲场地为体育运动场所,政府部门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运营管理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二是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体育场馆,在把握公益性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活动,扶持本地体育场馆运营专业机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水平。

三、中心城区体育设施开放规划建设目标

1.将体育设施列入城市总体规划。将市城区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之中,做好体育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推进市城区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建设“三个一批”的落实,即对现有场馆设施保护改造一批,按照未来发展规划储存控制一批,根据现实需求适时启动建设一批,努力在市城区形成“一心一道四园十区多网点”的体育场馆建设新格局。“一心”即建设生态体育中心并在周边配套建设体育观光公园;“一道”即建设一条城市马拉松赛道;“四园”即孝子山户外体育公园、大洲湖湿地体育公园、黑山汽车运动公园、梓山湖自行车公园等。“十区”即市体育中心健身区、金叶体育馆健身区、潜山公园健身区、十六潭公园健身区、市青少年宫健身区、湖北科技学院健身区、咸宁职院健身区、职教园健身区、高新区健身区、碧桂园健身区;“多网点”即以相关单位、社区、居民小区的体育健身设施为基础,在城区建立以十五分钟健身圈为目标的若干健身网点。项目建设采取“财政投入兜底、保基本消费需求,社会资本投入提质增效、促消费供给丰富”的方法,在争取财政支持、确保体彩公益金投入的基础上,注重激励和吸纳民间资本投资体育项目,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与此同时,规划、住建等部门严格督导新建小区落实“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米”的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标准同步建设到位。

2.加强部门参与,做好城中体育设施建设。明确“十四五”体育规划建设目标,统筹规划做好中心城区内体育设施建设,各市直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协作,共同推进,按照公园城市建设目标和城市生活圈建设配套情况开展普查体检,以社区为基础调查文化娱乐、体育建设、居家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现状,找准问题和不足,对缺少缺失区域,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土地供应,补起服务短板,形成布局均衡、服务均匀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咸宁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2020927

责任编辑:胡少鹏
附件:
Baidu
map